首页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> 正文

张辽

作者:三国志 来源:原创 日期:2018/5/19 9:01:41 人气:251 评论:已关闭 

古名:張遼 (zhāng-liáo)

字:文远

生卒:169 - 222(54岁)

籍贯:并州雁门郡马邑(山西朔州市朔城区)

容貌:暂无相关记载

曾效力过的势力:东汉   董卓   魏 

主效势力:魏

官至:前将军 假节 晋阳侯 谥曰刚侯 

父亲:未知

母亲:未知

配偶:未知

子女:张虎[魏] 

兄弟姐妹:张汎 

相关人物:丁原  吕布  曹操  蹋顿  昌豨  孙权  李典  乐进  关羽  曹丕  吕范 

张辽 历史简介
以武力过人被召为从事。先后从属丁原、董卓、吕布,及至吕布败后才归于曹操。从曹操以后,辽随军征讨,多有战功,与关羽解白马之围,围降昌豨于东海,攻袁尚于邺城,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,又讨平梅成、陈兰贼寇。赤壁战后,曹操留张辽、乐进、李典等守合肥,以御孙权。后孙权果引十万大军入寇,张辽率八百步兵冲阵让孙权军丧失士气,后孙权退兵,张辽观察后令军断桥,追击,差点活捉孙权。威震江东,江东儿啼不肯止者,其父母以辽名吓之。被曹操拜为征东将军。曹丕称帝仍令张辽守御孙权。张辽屯雍丘,却在此得病。但张辽不负众望,以抱病之躯击退吴将吕范。同年(黄初三年),张辽病逝于江都,谥曰刚侯。后人根据三国志记载“布为李傕所败,从布东奔徐州,领鲁相,时年二十八。”一句,多推测张辽生于169年,此说存疑,只能确定其生年范围为169-171年。

张辽详细介绍:http://www.e3ol.cn/hr/wei/3206.html

张辽 演义简介
面如紫玉,目若朗星。初为吕布部将,数令曹操陷于苦战,武勇亦为关羽所称道。后吕布亡,曹操听刘备、关羽之劝,待张辽以上礼,遂降。以后张辽随军征讨,多有战功,曹操亦待之如亲信。曹操围关羽时张辽成功劝关羽降。赤壁败,张辽亲载曹操脱难,并射伤权将黄盖。后曹操以张辽引李典、乐进守合肥,以御孙权。后孙权果引军入寇,张辽用计分弱其势,自率二千余骑败敌十万,威震逍遥津。黄初五年,随曹丕征江东,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,回营后不治身亡,文帝厚葬之。
张辽 历史评价
曹操:“武力既弘,计略周备,质忠性一,守执节义,每临战攻,常为督率,奋强突固,无坚不陷,自援枹鼓,手不知倦。又遣别征,统御师旅,抚众则和,奉令无犯,当敌制决,靡有遗失。论功纪用,宜各显宠。”曹丕:“此亦古之召虎也”、“可谓国之爪牙矣。”孙权:“张辽虽病,不可当也,慎之!”陈寿:“太祖建兹武功,而时之良将,五子为先。”张辽为孙权所围,辽溃围出,复入,权众破走,由是威震江东。儿啼不肯止者,其父母以辽恐之。《太平御览》卷279引《魏略》(李)存孝每临大敌,被重铠橐弓坐槊,仆人以二骑从,阵中易骑,轻捷如飞,独舞铁楇,挺身陷阵,万人辟易,盖古张辽、甘宁之比也。《旧五代史 卷五十三 李存孝传》
张辽 个人年表

张辽字文远,雁门马邑人也。本是聂壹(西汉武帝时商人,曾发动“马邑之谋”,向匈奴进行诱敌战,可惜失败告终)之后人,为了避乖辟怨,遂改张姓。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。汉季之期,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,召其为从事,命辽带兵往赴京都。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,共得千馀人。张辽募兵尚未还,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,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。

东汉献帝初平三年[公元一九二年]

董卓死时,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,迁任骑都尉。

其后吕布为李傕所击败,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,为曹操所败后至徐州。遙领豫州的鲁国相,时年二十八。(后人根据本句的记载,多推测张辽生于169年,此说存疑,只能确定其生年范围为169-171年,因为无法断定吕布是建安元年至三年间哪一年让张辽遥领鲁相;鉴于《英雄记》中记张辽于三年为北地太守,观其所在只能为王允当权时所授并沿用至为鲁相,因此张辽生于171年的可能性更大。)

建安三年[公元一九八年]

吕布遣北地太守张辽与中郎将高顺等攻破刘备,后又败曹操的援军夏侯惇。但其后曹操破吕布于下邳,张辽领吕布军馀众归降,被拜为中郎将,赐爵关内侯。

建安五年[公元二零零年]

曹操破刘备擒关羽后厚待他,但察知其无久留之心,便让张辽查问,关羽回答他虽知曹操善待自己,但受刘备大恩誓同生死,替曹操立大功后必去。张辽欲如实告知曹操但又关羽为其所杀,但如不实告又非事君之道,乃叹说:“曹操是君父;关羽不过是兄弟。”遂如实告知,曹操赞其忠义后问张辽估计关羽何时离去,张辽回答:“关羽受公恩,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。”

曹操纳荀攸声东击西计令颜良大惊后,命张辽与关羽同为解白马围的前锋,关羽刺颜良,终破袁绍军。事后关羽果然离开寻找刘备。张辽数有战功,累迁裨将军。及曹操击败袁绍时,别遣张辽镇治鲁国诸县。

建安六年[公元二零一年]

张辽与夏侯渊同围昌豨于东海,历经数月,粮秣将尽,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,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:“数日以来,辽每次行于重围外时,昌豨都会特别看著我。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,此必是昌豨心内犹豫不定,所以才不求力战。辽希望能挑试一下他,并与之洽谈,倘若可以成功诱使昌豨下山,不是很好吗?”于是命人向昌豨说:“曹公有命,使辽为其传达。”昌豨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。张辽便说:“曹公神武,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,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”。于是昌豨便答应投降。张辽知其肯降,于是支身上三公山,入昌豨家中,并拜候其家人。昌豨见辽如此诚而无诈,心中欢喜,便随之往见曹操。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,随后训责张辽说:“莽然支身赴敌巢穴,这不是大将所为。”张辽却拜答道:“因为辽凭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,既奉旨以往,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,所以才会这样做的。”

建安八年[公元二零三年]

从讨袁谭、袁尚,破二袁于黎阳,咸有功劳,行中坚将军。曹军攻袁尚于邺城,袁尚坚壁守叠,久攻不下。曹操纳郭嘉之计让二袁自行內斗而先还许都,使张辽与乐进攻拔阴安,迁徙其民至河南。

建安九年[公元二零四年]

曹军又再攻邺,这次终于攻破邺城,张辽奉命别巡赵国、常山,招降了缘山一带的贼众及黑山孙轻等。然后张辽又从攻袁谭。

建安十年[公元二零五年]

袁谭被斩于南皮后,又受命安抚海滨一带,征破公孙度所遣越海掠地的柳毅、与长广太守何夔合兵讨允平贼从钱等。曹操表汉帝,称张辽曰:“武力既弘,计略周备,质忠性一,守执节义,每临战攻,常为督率,奋强突固,无坚不陷,自援枹鼓,手不知倦。又遣别征,统御师旅,抚众则和,奉令无犯,当敌制决,靡有遗失。论功纪用,宜各显宠。”收复东莱诸县后张辽引军还邺城,亲自出迎张辽,更与辽共载一车,封辽为荡寇将军,其见任如此。(《乐进传》中称曹操表张辽升官为建安十一年,其后才有別征高干。但《武帝纪》言曹操遣乐进別征高干为十年,故《乐进传》中的建安十一年中的一字为衍文)

其后张辽复又别击荆州,平定江夏诸县,率军还屯临颍,封都亭侯。

建安十二年[公元二零七年]

其后从征袁尚于柳城前,张辽谏曰:“许都是天子的所在地,乃四方之会。今公远征塞北,若刘表遣刘备袭许,据之以号令四方,公之势去矣。”曹操策判定刘表必不能任用刘备,遂继续出征。
行军中途与敌军相遇。张辽壮气奋发,劝曹操即时赴战,曹操壮其行为,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。辽遂引军突击,大破敌兵,斩单于蹋顿于阵前。

建安十三年[公元二零八年]

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,曹操命张辽屯军于长社。军队临出发之际,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,半夜惊乱起火,全军尽受其扰。此时张辽顾谓左右道:“不可惊动。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,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,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。于是传令军中,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。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,守立于阵中。不久情况稳定下来,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,并将其杀除,动乱亦告平定。

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招、冯楷七军。

建安十四年[公元二零九年]

庐江陈兰、梅成占据灊、六两个县作叛,曹操于是遣于禁、臧霸等讨伐梅成,又命张辽督领张郃、牛盖等讨伐梅兰。当时梅成诈降于禁,于禁引军便还。不料梅成趁机会带其军众往投陈兰,二人转入灊山自守。灊山中有天柱山,高峻约有二十馀里,道路险狭,陈兰等众避于其上,山下进军难通。张辽意欲登山进兵,诸将皆说:“此山道路险恶,我军兵少,很难可以深入用兵。”张辽却说:“这正是所谓“一与一,只有勇者可以前进。”于是进至山下安营,起兵上山攻击,终于斩下陈兰、梅成首级,尽虏其众。曹操论诸将功劳,说:“登天山,履峻险,以取兰、成,荡寇将军张辽功也。”于是增其邑,假节。

建安十八年[公元二一三年]

与臧霸同为征濡须口的前锋,遇上大雨,前锋大军先至,见江水增涨,敌船稍进,将士皆不安。张辽便欲退走,臧霸阻止张辽道:“主公(指曹操)明于利钝,怎会牺牲我们呢?”至明日,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。张辽以臧霸之言告诉曹操,曹操对臧霸加以赞扬,拜为扬威将军,假节。攻破孙权江西营,获孙权都督公孙阳

曹操征孙权而还时,任命张辽与乐进、李典等部领七千馀人马屯守于合肥。(《通鉴》虽认为是十四年,但《水经·河水注》引郭缘生《述征记》指出曹操征韩遂马超时,道东原上,有李典营。李典之前从征关中;乐进破刘备置的讨临沮长杜普、旌阳长梁大,应该就是刘备于十七年所讲的青泥之战;所以应该是十八年征孙权还后才留他们三人屯合肥)

建安十九年[公元二一四年]

孙权大将吕蒙奇袭攻下卢江的皖城,张辽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,无奈被迫退军。

建安二十年[公元二一五年]

曹操往征张鲁,先教护军薛悌,付其一书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张辽,上有字样云“贼至乃发”(贼军来到便拆信阅之)。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,合肥诸守将乃共同拆信视曹操所教,信中言道:“若孙权军来到,张、李将军出战;乐将军守护军,不得与战。”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。此时张辽便说:“曹公远征在外,待其救兵来时,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。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,待敌军未合便迎而击之,摧折敌军锋锐,以安众人之心,然后方可坚守。成败之机,在此一战,诸君何须疑惑?”而李典亦与张辽持相同意见。于是张辽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,共得八百人,于是开剥牛支让将士饱食,准备明日大战。天尚未亮,张辽被甲持戟,独自先登直陷敌阵,立杀数十人,斩其二将,并于阵中大呼己名,然后突击冲入重垒,直至孙权麾旗之下。孙权见状大惊,其众手足无措,不知所为,只得走登于高丘之上,仅以长戟自守而已。张辽见敌军退避,便叱喝孙权,挑衅他下来对战,孙权惧而不敢动;及至望见张辽所领之兵原来甚少,于是忽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。张辽于吴阵左右突围,直前急击,其围不禁冲撞而开,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。

但阵中尚有馀众未出,皆号呼张辽道:“将军舍弃我们了吗!”张辽复又还入重围,救出被困馀众。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,没有敢当张辽之将。自朝辰战至日中,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,魏军此时还城修业进行守备,众心方才安然下来,诸将对张辽所为均表叹服。孙权守击合肥十馀日,城不可拔,加上疫病,于是还军退师。张辽观察得知,令军断桥,自率诸军乘势追击,围数重,差点擒获孙权。

曹操闻此,大壮张辽的表现,拜张辽为征东将军。

建安二十一年[公元二一八年]

曹操复征孙权。军到合肥,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,赞叹良久。于是增加张辽手下兵,多留驻军。

建安二十二年[公元二一七年]

曹操攻濡须口,孙权请降,留夏侯惇、曹仁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。

建安二十四年[公元二一九年]

关羽围曹仁于樊城,适时孙权称藩于魏,不足为患,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。但张辽军尚未至,徐晃已破关羽,曹仁之围遂解。此时张辽与曹操会于摩陂。张辽军至时,曹操乘车辇视出慰劳张辽,张辽遂还屯陈郡。

延康元年[公元二二零年]

曹丕即位魏王时,张辽转封前将军。朝廷分封其兄张泛及一子列侯。不久孙权又再叛变,曹丕遣张辽还屯合肥,并进爵都乡侯。朝廷又给予张辽母亲舆车,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,当张辽母亲至时,张辽导领随从出迎。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,看见此景的人均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。

魏文帝黄初元年[公元二二零年]

后来文帝践阼,张辽封晋阳侯,增邑千户,并前二千六百户。

黄初二年[公元二二一年]

张辽朝圣于洛阳皇宫,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,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。张辽述说过后,曹丕向左右叹息道:“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。(召虎即召公奭是与方叔、尹吉甫、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。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。)”于是为其建造第舍,又特为张辽母亲筑殿,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、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,皆为虎贲。

黄初三年[公元二二二年]

孙权又复称藩。张辽奉命还屯雍丘,却在此得病。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,并令虎贲问其消息,道路上往来相继不绝。张辽之疾久未痊愈,曹丕命人迎接张辽就行在所,自己则车驾亲临,执张辽之手,赐以御衣,又使太官每日送给御食。待张辽之疾稍可,辽即回还屯之处。正当其时,孙权复叛,曹丕遣张辽乘舟,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。孙权知张辽至此,甚为忌惮,敕令诸将道:“张辽虽然抱病,但仍是勇不可当的,千万要谨慎在意!”同年,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。不久张辽病笃,竟逝于江都。曹丕为之流涕,谥曰刚侯。其子张虎嗣任其爵。

张辽曾经与护军武周不和,当胡质被扬州刺史温恢辟为州治后张辽想求见,但为他借词有疾而不见。张辽问:“仆委意于君,何以相辜如此?”胡质回答:“古人之交取多知其不贪,奔北知其不怯,闻流言而不信,故可终身为友。武周身为雅士尚为将军所不容,何况才薄的胡质,所以不愿相见。”张辽感言,复与武周和好。

黄初六年[公元二二五年]

曹丕追念张辽、李典在合肥之功,诏曰:“合肥一役中,张辽、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,破贼十万之众,自古用兵,未见如此。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,真可谓国之爪牙。现分封辽、典邑各百户,赐一子爵关内侯。”

齐王正始四年[公元二四三年]

张辽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。

相关文章

· 三国时期十大名垂青史的降将

· 三国人物评传之——徐晃传

· 三国人物评传之——张辽传

· 三国人物评传之——夏侯惇传

· 活在名将影子里的三国良将

· 三国大佬的姓名玄机和嗜好

相关问策

· 极其讨厌演义中的张辽

· 【转自百度贴吧】荆州之失乃历史的必然,非战之罪

· 荆州之失,非战之罪

· 后期武将为什么没有前期的厉害啊!!

· 三国天罡三十六将花落谁家?

· 三国二十八宿:一圣二贤三杰四谋五英六将七猛!

    本文网址:http://www.e3ol.cn/hr/wei/3206.html
    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上一篇: 司马懿
    网友评论
    发表评论
    编辑推荐